欢迎访问《物理教师》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05
  

  • 全选
    |
    教育理论研究
  • 张海龙, 马亚鹏
    物理教师. 2025, 46(2):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转载来源期刊、第一作者单位及地域分布、论文研究领域等方面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24年度转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对中学物理新教材研究、物理单元教学、物理学习进阶、数字化赋能物理教学、高考物理命题与评价等重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 刘佳琪, 李佳莲, 周洋平, 李正福, 孟璨, 李春密
    物理教师. 2025, 46(2): 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学物理教学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09名中学物理教师.结果表明: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物理教学的认知态度较好,能够在教学实施中自觉关注和多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学得到了积极探索,但在教师文化认知、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据此,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4点提升策略,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深化落实提供支持.
  • 教与学研究
  • 任虎虎, 汪明
    物理教师. 2025, 46(2): 2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维.其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两个维度.深度的对话交互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保障、深层的知识建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载体、持续的自我反思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动力.指向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课堂深度教学框架包括5个方面: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促进体验与感知;激发有效的认知冲突,促进质疑与假设;借助挑战性学习任务,促进推理与论证;设计反思性引导问题,促进分析与评估;开发实践性应用场域,促进综合与创造.并在整个过程中将评价嵌入其中,促进“教—学—评”的一体化.
  • 张步青, 王红芳
    物理教师. 2025, 46(2): 4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项目设计促进大概念的形成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出项目设计路径及教学流程,开展项目活动促进概念初步形成,再通过科学思维培养及跨学科实践的项目深入促进大概念形成,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这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课堂样态.
  • 考试与评价
  • 于海波, 冯薇橦, 杨振东
    物理教师. 2025, 46(2):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全国高考物理新课标卷对科学思维的层次要求,并给予兼具可操作性、系统性与学理性的教学启示,结合SOLO分类理论与LPs理论对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科学思维进行赋分统计与分析.从思维层次占比、难度层次占比、课程内容占比等方面展开多维度分析,明确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对思维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考查要求,基于此,提出以知识巩固为基础,通过结构化教学内容促进认知结构化,并以实验探究活动为核心的3条教学启示.